作者:周乐 来源:券商中国(ID:quanshangcn)
WORK SUMMARY
利好来了!爆买!
美国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中指出,受Deep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的带动,买入中国股票(尤其是科技股)的理由正在改善,或许足以吸引长期投资者回归。美银认为,对中国股票的看法正在从“可交易”转变为“可投资”,这将是心态和资金流向的重大转变。
今日,A股震荡反弹,创业板指涨超1%领涨两市,沪深京三市超4100股飘红,上午半天成交1.07万亿元。A股机器人、超导、半导体芯片、新能源车等板块领涨。港股方面,截至午间收盘,恒生指数跌0.28%,恒生科技指数涨0.3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今日午间收盘,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4%,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市场之一。其中,科技股的表现更为亮眼,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6%。
与此同时,大量资金正涌入港股科技股。据Wind数据,2月18日,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.23亿港元,是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大单日购买量。
另外,从全球范围来看,股票已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,投资者表现出15年来最强烈的“冒险”意愿。据美银的调查,基金经理的现金水平已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,投资者现在是“多仓股票,空仓其他一切”。
PART01
重大转变
PART02
爆买
与此同时,中国内地资金也正在大举买入港股科技股。
据Wind数据,2月18日,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.23亿港元。这一数字是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大单日购买量。
分析认为,这波资金潮主要由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推动。当日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.5%,有望连续第六周上涨。
个股方面,多只港股2月18日被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,其中,阿里巴巴净买入额为33.91亿港元;小米集团被净买入6亿港元;腾讯控股被净买入5.07亿港元;中国移动被净买入3.89亿港元。
拉长周期来看,截至2月18日,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累计达到1853.85亿港元。
随着大量资金涌入中国香港股市,A股与H股之间的溢价率已降至约34%。
高盛策略师在最新的报告中写道,DeepSeek以及其他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,已经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叙事。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可能的信心提振,将会提升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15%—20%,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。
长江证券指出,在“AI+”产业链爆发的背景下,港股正从“红利牛”迈向“AI牛”。过去3年,港股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受到了宏观环境的较大影响。随着AI格局改变,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“第二春”,从价值股重新蜕变为成长股,业绩兑现或许需要一些时间,但估值的重构已经出现。
PART03
全面做多股票
美银的调查还显示,全球股票已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,投资者表现出15年来最强烈的“冒险”意愿。
调查显示,基金经理的现金水平已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34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预计全球股票将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的资产;另有11%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持有债券的仓位不足。
Hartnett在报告中表示,投资者现在是“多仓股票,空仓其他一切”,这种看涨情绪受到今年经济强劲增长和美国利率下降的预期支撑。
由于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已避免的迹象,全球股市自2022年底的低点以来已上涨超过60%。
美银指出,这一上涨主要由美国科技股带动,随着投资者转向欧洲股市,对所谓的美国例外论(投资者主要押注美国金融市场)的信心也动摇了。
调查显示,投资者普遍预计,欧洲斯托50指数2025年的表现将超过美国科技股占比较大的纳斯达克100指数。具体而言,有22%的受访者认为,欧洲斯托50指数将成为2025年的“表现最佳”。
此外,总体投资者看涨情绪(衡量现金水平、股票配置和全球增长预期)从6.1升至6.4,但仍低于2024年12月的“泡沫”水平。
最后,调查还显示,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降至三年来最低,约77%的基金经理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继续降息。